論智慧城市的數量,中國是當之無愧的第一。在全球已啟動或在建的一千多個智慧城市中,中國獨占鰲頭,達500個。目前我國全部的副省級城市、76%以上的地級城市和32%的縣級市均已明確提出正在建設新型智慧城市。隨著信息通信新技術的廣泛運用,智慧城市建設在政務、交通、環保、能源、醫療、物流等方面,都取得了新突破,催生了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和服務智慧化的新理念、新模式。
在現實生活中,“智慧城市不智慧”的情況卻普遍存在。不少市民表示,并沒有感受到技術對城市治理水平的提升,辦個事依然還是“跑斷腿”。一邊是項目推進的如火如荼,一邊是市民感受差強人意,問題究竟出在哪里?
眼下,信息技術正深刻影響著我們的生活,智慧城市的概念也快速來到我們身邊。所謂“智慧”,指的是依托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人工智能等,對城市的運行管理、服務方式進行改進,以實現城市治理的智能化??涩F實卻是,許多城市雖然出臺了智慧城市建設規劃,但除少數先行先試的城市以外,大都是搭建一套“城市監測平臺”了事?!皯贸绦驖M屏,遠程抄水表卻還沒實現”“查個信息,還要強行綁定手機號、銀行卡”“部門之間條塊分割,無法真正形成互聯互通、數據共享、業務協同,反而造成‘信息孤島’”……實踐過程中的種種問題提醒我們,建好這一“給城市裝大腦”的工程,更加需要治理智慧。
智慧城市建設,既是一個技術問題,更是一個理念問題,關鍵看能否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高科技可以為發現“痛點”提供助力,但解決“痛點”還需要城市管理者親力親為、真心付出。現在很多地方的智慧城市建設之所以讓人“獲得感”不強,很大程度就在于管理者圖其表,而忽視其里,過多地追求硬件設施上的“有”,而忽視了軟件服務上的“優”。城市治理要像繡花一樣精細,不僅是說治理觸角要伸向百姓生活的最細微處,更是在說,治理方案能夠對接到群眾最現實的想法訴求。概而言之,信息技術只是手段,服務群眾才是目的,本末倒置便陷入“心為物役”了。高科技只圖有而不圖用,同樣是一種“懶政”思維,這在智慧城市建設過程中尤當避免。
今天的中國,城市化仍在深度推進,保障城市平穩運行,構建城市治理體系,塑造良好城市文明,都需要讓城市更加智能。但技術能發揮幾成功效永遠掌握在使用者手中,各地政府應當做好頂層設計,保持“理性”,切莫一哄而上,建設規劃立足城市實際需求,更要突出地域特色,不能搞成“千人一面”,華而不實。把老百姓的獲得感時刻放在心上,才能讓技術紅利惠及居民生活。
來源:人民網等
組委會聯系方式:
電話:028-85253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