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是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施“十三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而回顧過去一年,全國各地在全面開展住房保障工作中也取得了良好成績。2019年,各地將通過做好公租房工作、探索發展共有產權住房、補齊租賃住房短板等措施,完善健全住房保障體系。而隨著住房改造和科技創新的高速發展,我們欣喜地發現以人臉識別、車輛識別為代表的前沿技術正在社區管理中應用開來,實現了城鎮化、數字化、智能化并行。
以首都北京為例,全市已經對66個公租房項目安裝人臉識別系統,2019年將對全市所有近200個公租房項目安裝人臉識別系統。而早在2018年12月3日,北京市住建委就曾正式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公共租賃住房轉租、轉借行為監督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要求,納入北京市保障房建設計劃的公租房項目應全面采用“人臉識別”、智能門鎖等技術,實現非承租家庭成員不得隨意進入樓棟單元門。
這一舉措并非空穴來風。實際上,早在2016年,北京市海淀區部分公租房項目就開始與曠視在北京市住保范圍內開展人臉識別進社區的試點落地,探索社區人員數字化管理的可行性。系統通過識別配租家庭成員的人臉圖像,可實時記錄家庭成員進出公租房情況。人臉識別系統在社區的應用可以幫助管理部門了解小區內家庭的實際居住情況,為公租房后期管理提供技術輔助。
比起傳統的人工登記、門禁刷卡,人臉識別具有唯一性、非接觸性和并發性等優勢,不需要耗費人力成本,且能夠24小時工作。更重要的,人臉識別技術的應用為社區安全帶來了極大保障,一人一檔、一臉一檔能夠有效隔絕非法轉租和陌生人進出。“原來只是記錄進出人員的數據,現在則必須通過人臉數據庫的對比和驗證,才能打開門禁系統。”保障房中心信息中心主任單振宇表示。
曠視與海淀區公租房的試點應用證實了通過“大數據+人臉識別”技術解決公租房轉租、轉借、空置等問題的有效性,同時還為保障房的后期監管提供了有效的人口動態大數據,為北京市全市推行人臉識別提供了有力的實踐依據。
曠視海淀區公租房項目負責人透露:“自2016年6月截至2019年2月,曠視的人臉識別智能社區解決方案已經在19個公租房社區正式上線運行,服務于兩萬余戶承租家庭。每個社區支持注冊1萬人的量級。”據了解,由曠視支持的海淀公租房項目,至今未再發現轉租、轉借行為,甚至有一些意圖轉租、轉借公租房的保障對象得知公租房實行人臉識別后當場放棄了租賃簽約。
此外,曠視還將這一技術拓展到全國智慧社區和智慧園區管理的應用實踐中,并與華潤集團、凱德集團、萬科集團、融科智谷、綠城、龍湖、碧桂園、SOHO、優客工場等龍頭地產企業和共創空間開展深入合作。在更廣泛的城市管理應用中,這項技術還被應用于幫助相關部門查找走失老人、兒童。
以人臉識別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術走進社區,是過去一年來政企聯合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結果。今年,人工智能已經連續第三年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中,并且首次提出“智能+”。實際上,人臉識別技術在公租房管理中的應用就是“智能+社區”的最佳實踐,不僅能夠有效落實保障性住房實人制要求,進一步保障社會資源的公平利用,更是提升社區管理效率、提升承租居民居住體驗的良好解決方案。
隨著中國進入保障性住房建設“加速跑”階段,北京、深圳、杭州、上海等地將大力推進公租房等保障性住房的建設,而為了加強對全區域公租房的管理需求,將智能化管理提上日程事不宜遲。
來源:中國安防協會
組委會聯系方式:
電話:028-85253110